北極星級(Polaris)
北極星 | ||
![]() | ||
製造商 | 羅伯茨太空工業 | |
定位 | 魚雷艇 | |
生產狀態 | 概念 | |
長 | 155 M | |
寬 | 0 M | |
高 | 0 M | |
空重 | 220000 KG | |
載貨量 | 216 SCU | |
船員上限 | 24 人 | |
能源裝置尺寸上限 | S0 | |
護盾尺寸上限 | S0 | |
類型 | 尺寸/數量 | 原廠推進設備 |
主推進器 | S4 x2 | 即將公布(S0) x8 |
機動推進器 | S3 x12 | 即將公布(S0) x12 |
類型 | 尺寸/數量 | 原廠武器設備 |
1類武器 | S3 x2 | 即將公布(S3) x1 |
3類武器 | S10 x4 | 即將公布(S6) x4 |
4類武器 | S5 x1 S4 x1 | 即將公布(S4) x2 即將公布(S3) x2 |
5類武器 | S4 x6 | 即將公布(S3) x12 |
Polaris - 官方頁面 |
Q&A
如果我想用北極星運貨的話,船上的機庫能放貨物嗎?能把魚雷發射機構換成貨艙空間嗎?如果可以的話,這樣做能增加多大的運載能力? 北極星的主要設計目的就是帶來更強火力,魚雷艙並非是模塊化的,所以就沒法替換。嚴格說起來,只要尺寸合適,玩家可以在機庫里放任何東西,但也許會碰到缺乏專業貨艙里貨盤的問題,這樣你就沒法固定貨物了。貨物在機庫里會飄起來。未來我們也許會在後裝市場裡提供解決方案,但目前暫時沒有計劃。
另外兩級主力艦伊德里斯和標槍都是帶南船座多功能支援船的,北極星帶不帶南船座呢?
目前是沒有計劃為北極星配備南船座的。
怎樣解釋介紹北極星時提到的「通用性」呢?
北極星同時適用於打擊任務,搜救任務,以及一般巡邏任務。但除此以外,貨艙設施還允許北極星運送貨物,而機庫設施更是允許玩家搭載不同類型的小型飛船執行覆蓋範圍更大的任務。
既然北極星的設計意圖是一個「自持戰鬥平台」以及「擁有遠距離部署能力」,那麼船上有裝備醫療設施和船長室嗎?
我能確認北極星上既有船長室(甚至還有一個飛行員或船長副手休息室)也有小型醫療艙。除此以外,北極星上除了發射器中的四枚魚雷外,還有能儲存24枚魚雷的大備彈倉。
能解釋下是什麼使得北極星不僅僅是個「大號報復」嗎?
首先最明顯的是裝備了可以攜帶另一條船的機庫,加上為全體船員準備的充足給養。還有不需要模塊化改造就能運載貨物能力,基本上意味著不需要為了運貨而損失任何基本功能。報復的座位設計只支持駕駛員和少數炮手,而北極星的設計則可以使所有船員以最高效率同時執行任務。基本上,北極星的角色和報復是有點類似,但規模要大得多,以主力艦的規模帶來了更多附加的設施和搭載了更多不同方面專業化的船員,其範圍已經超過了簡單的駕駛,火炮操控和發射魚雷。貨艙還可以用來搭載任務相關的設施,例如太空服,彈藥,維修備件,醫療設備,已經其它補給,這就使得北極星的自持能力可以在不影響作戰效能的前提下可以有執行更多艱巨任務的可能性,例如遠赴邊境地區處理突發事件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魚雷打擊任務。
北極星的模塊化程度如何?魚雷艙,機庫和貨艙能替換掉嗎?如果可以換的話能換成什麼呢?
目前這些大型的內部空間並沒有模塊化的計劃。但北極星的自定義能力和其它船一樣應該是支持各種組件更換的。
能介紹下座艙視野麼?看起來北極星的座艙視野和星座系列相當類似,這是為什麼呢?
大塊玻璃覆蓋的座艙基本上算是RSI船隻的顯著特徵。框架內安裝大塊的座艙玻璃能為艦橋和炮塔操作員帶來超大的座艙可視角度。
北極星能安裝固定武器嗎?船隻介紹頁面,船隻數據陣列和小冊子裡的載人\無人炮塔和固定掛載點等數據有些自相矛盾。
北極星目前設計的武器掛載配置是:四座S10魚雷發射管,6座載人炮塔,艦首下方一座遙控炮塔(由艦橋控制),外加艦尾下部一座自動炮塔。對引起的混亂抱歉,官網數據將會修正。
機庫里的小船能夠完全修復並加油\重新裝填嗎?
加油和重新裝填可選,一定程度的維修也是可能的,機庫有足夠的空間供技術人員使用手持設備和艦上資源對艦載機的損傷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理,當然這種維修在程度上也許並不能和坩堝的專業維修相提並論。玩家可以對船隻進行基本的修補,但如果飛回來的船損傷實在太嚴重的話,最好還是找坩堝好好修一修了。
北極星上還有哪些平面圖里沒標出來的區域麼?
小冊子裡的平面圖里並沒有標出軍械庫,醫務室,禁閉室,船長室以及第二軍官室。